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21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1-09-24 浏览:

校企合作专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变迁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个特点及五难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分为五大类、12种合作形式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本构成

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重点

江苏省12所高职院校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调查统计

借鉴德国的经验实现企业“想”“能”“常” 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所谓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卷化现象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植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途径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路径

[相关文件]相关内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的变迁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历了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校办工厂以厂养校两个阶段;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教融合

(一) 专业依托厂矿、 实习须有工厂

将旧中国的职业教育改称为技术教育, 在安置失业人员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建立技工学校, 规定 “各校所设专业,应与学校附近有专业性质相似的工厂、 厂矿和其他企业机关为依据”规定工科类的教学实习须在教学实习工厂或企业中进行,农、 林专业的教学实习须在农场、 牧场、 林场、 实习工厂、 附属兽医院中进行。

(二) 学校办工厂、 工厂办学校

1952 年开始,各行各业办教育, 学校办工厂、 工厂办学校, 自给自足。从早期的职业教育依附企业厂矿举办学校, 到后期的学校办工厂、 工厂办学校, 有效解决了发展教育所需的办学经费和发展经济所需的人才两大问题, 不仅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而且实现了教育与生产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学校办工厂解决办学经费不足, 缓解社会产品短缺的矛盾; 企业办学校扩大教育资源, 推动工农教育, 缓解人才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但是, 十年 “文革” 浩劫, 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技工学校变为工厂, 中等技术学校几乎消失殆尽。

(三) 校办工厂、 以厂养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职业教育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政府和企业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的背景下, 完全依托政府的行政力量实现校企合作越来越不适合时代的要求, 新建学校,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传统体制之外建立的农村职业学校, 依靠行政手段推动校企合作越来越难, 因此学校建立校办工厂逐渐成为实践中的重要举措。校办企业既能解决学生实习问题, 也能为社会提供产品, 一举两得, 有比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依托专业办产业、 办好产业促专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发展校办产业、 以厂养校成为这一时期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教融合

(一)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校办工厂仍是重要渠道, 但提出实行产教结合。要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要和当地建设, 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下, 树立大职教的观念,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联合办学, 走产教结合的路子, 拓展办学思路, 更多地利用贷款发展校办产业, 利用社会资本增强学校自我发展、 自我提升的功能, 逐步做到以厂 (场) 养校。要求 “企业加强与职业学校的合作, 与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为职业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以及兼职教师, 也可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 依托学校对职工开展 ‘订单’ 培训”, 在产教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总之, 依靠行政命令等手段维系的学校和企业关系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关系。

(二)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2002年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和技工荒, 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 现代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 对技术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一改以往 “校办企业、 以厂养校” 的做法,这一时期, 校企合作、 工集团化办学、 订单培养、 联合店后校、 校中厂、 厂中校等落结合的具体形式不断增多。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制度。

三、 新时代产教融合职普同筑

(一) 企业主体、 校企双元

2014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企业也是重要办学主体, 职业教育要回归企业, 企业也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元, 职业教育必须构建双元办学主体的格局, 办学模式也要从校企合作逐渐走向校企协同育人。

(二) 产教融合、 职普同构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首要问题。高校如何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国务院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命题,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作场所教育, 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必然从职业教育走向高等教育, 以及整个教育领域。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19期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个特点及五难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特点。

所谓艰巨性,就是合作任务巨大。国务院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按照这一要求,以2012 年为例,就有13960 所( 高职1297 所,中职12663 所) 学校,995. 8 万多名学生[5] 需要到大约200 多万个企(事) 业法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加上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育人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国务院还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育部进一步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按照这一要求,我国有130 多万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需要轮流到企业实践锻炼。此外,有1500 多个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企业参与制定与修订,有2 万多种教材需要企业参与开发,还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数十万名兼职教师到职业院校任教。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也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的参与。

所谓长期性,就是这种合作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一项长期任务。可以说,只要有职业教育存在,就需要校企合作。

所谓复杂性,就是这种合作不仅仅涉及学校和企业,还涉及行业协会、事业单位、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利益主体,涉及人大、政府及政府的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利益攸关方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所谓重要性,就是这种合作乃育人大业,关系到我国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培育质量,关系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否建立,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校企合作还面临五大难题:

1、学生到企业实习难。企事业单位缺乏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导致我国高职每年大约有70多万学生没有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就毕业,140 多万学生进行的是与专业无关的所谓实习,中职学生实习情况也大致如此。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高职校企合作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覆盖率只有54. 8%,开发课程的覆盖率只有5. 8%,开发教材的覆盖率只有10%。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尤其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4、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难。实习生成为社会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专业不对口、廉价劳动力、被实习、下黑手等成为“顶岗实习”背负的消极性标签,沦为一些媒体挖掘坏消息的“新闻富矿”。

5、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获得回报难。大多数地方的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付出的成本得不到应有补偿,使得许多企业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4 年第5 期 吴建新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它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 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 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 行业、 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总体分析我国目前所拥有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众多的形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模式种类

1、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 企业配合”模式。企业处于“ 配合”的辅助地位, 它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 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 ( 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 的培养任务, 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 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 设立奖学金、 奖教金等, 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 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目前,我国多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中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2)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 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部分高职学院参加了试点工作。

(3) “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 深层参与, 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如以设备、场地、 技术、 师资、 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 分享办学效益。

   2、 按照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归纳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 9 种: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 “ 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 “ 2+1”模式, 即“ 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

(3)“ 学工交替” 模式, 即“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4)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 即 “ 从学生的输入输出而言是完整的 ‘ 订单’式教育服务, 从教育本身而言是双向输入优质‘ 资产’, ……从国家社会而言是强调联手、 优势互补, 双向提供发展后劲, ……”的模式;

(5) “ 实训—科研—就业”模式, 其特点是合作面向高新技术企业、 合资独资企业、 国营私营企业等, 采用校企合作、 院企合作、 室企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合作, 进行合作办学、 技术开发、联合培养、 人员交流、 基地共建、 课程开发等;

(6)双定生模式, 其特点是 “ 招生即能就业”, “ 完全 ‘ 以销定产’”, “ 培养需要结合”, “‘ 出口’ 决定‘ 进口’”,“ 实行人性管理”;

(7)工学结合, 校企双向介入模式,即 “ 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 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模式;

(8)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 即 “ 紧紧把住了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

(9)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即 “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 “ 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 市场需要、 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

3、 按照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面的模式:

(1)浅层次合作模式。 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 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

(2)中层次合作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 培训等服务, 建立横向联合体, 成立董事会, 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 按岗位群的分类, 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 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3)深层次合作模式。 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 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 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 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 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 建立利益共享关系, 真正实现 “ 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 营销、 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 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从其形式上讲, 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 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还甚远。

二、存在问题

为什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会成为一个如此热的热点?笔者认为, 一方面因为校企合作模式确实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核心关键, 另一方面因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从实践观念到实践行动都存在着重大问题, 主要是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企业行为短期, 学校偏重利益, 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 具体如下:

1.观念问题

(1)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 大多企业只是选择人才, 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 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 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2)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 教师也因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缺乏积极性。

2.政策问题

(1)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 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 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的编写没能实现“ 成为一部可以起到指南兼手册作用的工具书” 的初衷。

(2) 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 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

(3) 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 负责设计、 监督、 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 劳动部门、 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 学校体制改革滞后, 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 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3.本质问题的弊端

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本质问题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1) 容易偏离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目标。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追求各种“ 证书”的获取和各种考试的过级, 学生进行默会知识学习的比重小, 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不能保证, 使得学生常常是 “ 拿到几个证书”, 却看不懂线路图, 不知如何处理工作, 恰恰容易偏离我们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目标。

 (2) 不易调动企业主动合作的积极性。站在企业的角度, 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A.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 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 B.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 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 新技术的引进、 设备的技术改造等; C.通过对教育的支持, 起到宣传效应, 树立企业形象; D.利用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 起到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等。

(3) 不利于合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和完善。从校企合作的外部条件来看,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中, 其合作信息不够畅通, 合作资金不足, 合作所需政策法规还不到位。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 黄亚妮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分为五大类、18种合作形式


所属大类

合作形式

自利性

收益

一般

收益

合作成本

对制度化贡献

 

课堂培养

企业设置冠名班

一般

一般

低成本

一般

企业设置冠名学院

一般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企业订单培养学生

一般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企业派驻员工担任教师

消极

积极

低成本

一般

 

技术与资金支持

 

合作开发课程

积极

积极

低成本

积极

合作开发教材

积极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

一般

积极

高成本

一般

企业培训教师

积极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企业对学校捐款

一般

积极

高成本

一般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积极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实践培养

开设企业实习

消极

一般

低成本

一般

开设顶岗实习

消极

积极

高成本

积极

接收毕业生

一般

积极

低成本

一般

 

企业接受院校服务

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

一般

一般

高成本

一般

企业接受学校技术服务

一般

一般

低成本

一般

企业接受校内教师培训

一般

积极

低成本

一般

联合多方合作

联合政府资助

积极

一般

低成本

一般

开办行业相关领域竞赛

一般

一般

高成本

一般

根据每种合作生产技能的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和资源流动情况,判断合作形式能否为高校带来有形或者无形的自利性收益或者一般收益。

高职院校领导访谈和案例分析显示,“企业设置冠名学院、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发教材”等六种合作形式有可能降低内部兼容性。如企业设置订单班或者冠名班会冲击院校原有院系组织和课程安排,为教师带来额外工作负担,其内部兼容性较差。

收益方面,“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发教材、企业培训教师、共建校企合作平台”等4种合作形式能为组织单元或个人带来有形或者无形利益,提升自利性收益,从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化。如合作开发教材能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甚至帮助部分教师和基层管理者发展成为专业带头人。“企业设置冠名学院、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发教材”等十二种合作形式可能为高职院校带来一般性收益。如企业设置冠名学院或订单培养学生、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或者捐款,都可为学校带来经费或设备资源,丰富学校人才培养的物质环境,提升学校声誉,从而促进组织对创新的接纳。

成本方面,根据年报数据,本文提出五大类、十八种校企合作模式。参考杨钋和岳铮男的分析,其中十种属于高成本校企合作,八种属于低成本合作。

综上,有七种校企合作模式,分别是企业设置冠名学院、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发教材、企业培训教师、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开设顶岗实习,可通过提升内部兼容性和外部兼容性、带来自利性收益或者一般性收益、吸引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高成本投入。

摘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 杨钋,孙冰玉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或是“以学代工”“见识实习”,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 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 教师是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 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推进的难度很大。因此, 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和教师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二. 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本科院校有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能吸引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能培养, 而且廉价,因此更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主要原因还是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以文科为主, 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不明显,还体现不出不可替代性。

2、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高职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职业知识的科学性、专业性、发展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真正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实训条件仍需改善。实训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只有部分专业能做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 。其次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不能吸引企业来校开展合作。

4、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教师是仅参加一次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双师”的, 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就更少。

三.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1)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 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 教师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3)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四. 高职院校的负担过重

当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其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还是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的解决者和协调者。

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 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等。这种单靠学校的“结合”, 只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 不牢固,不持久。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丁金昌, 童卫军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校:文化资本与需求脱节

目前的师资队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使他们很难成为企业需要的行家里手,其研发能力也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同时,面对传统生源减少,企业培训及“ 注册入学” 生源增加的现实,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看,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开发的教材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实训设备陈旧、后,场地紧缺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学生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获取,落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从制度形态的文化资本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不力,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创新型企业更加青睐掌握较多制度形态文化资本的本科(或以上)毕业生,或者是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劳动者。

二、政府:政治资本作用发挥失当

政府部门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管得太多,对教师职称评定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从企业引进人才没有弹性机制,以及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政策供给的不足等,都对校企合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企业:场域发展不成熟

从企业角度来看,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企业以及高职院校潜在的合作对象基本上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大多从家族企业或者乡镇企业发展而来,虽然他们正受到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但在未完成升级转型以前,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企业需要劳动力的主体仍然只是初、高中毕业生甚至是身体形态文化资本更少的“农民工”,如果不用“昂贵”的高职毕业生即可实现经济资本的增值,企业就不需要与职业院校建立起合作的 “生产关系”。因此,即使是已经与高职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很多企业也仅把合作当作是换取廉价劳动力的手段,或者仅是为了无偿使用学校场地、获取财税补贴或优惠以及获取学校的某项技术专利等。物质大生产场域发展不成熟,或者说是企业生产的生产力水平是影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客观因素。

摘自《现代教育管理》2013 年第6 期 唐林伟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本构成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必然会发生相关的成本,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本比较高, 既包括校企合作初期固定资产的投入, 也包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变动成本的投入; 既有校企合作过程中人员流失造成的沉没成本, 也有企业对合作院校选择不当所造成的机会成本等 (见表)。

校企合作主要成本构成要素

校企合作阶段

成本主要构成要素

 

校企合作初期

 

固定资产投入成本

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成本

校企接洽产生搜寻成本

合作院校选择产生机会成本

 

校企合作中期

 

人才培养成本

企业运营产生变动成本

学生中途流失产生沉没成本

校企合作后期

 

学生实习转就业的挽留成本

参与学校科研及项目建设成本

(一) 校企合作初期投入成本

1.固定资产投入成本。以 “产业学院” 建设模式为例,一般都要产生场地的租赁费用、 布置费用、 设施设备的投资建设费用等。例如, 同程学院建设初期的固定成本投入就包括公司场地的租赁费用、 用于旅游电子商务运营的电脑设备及各种在线软件的投入费用等; 三星工科大学的建设成本包括各种大型设备的购置装备费用、 各种生产设计软件的投入费用等, 这些都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范畴, 一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2.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成本。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无论是采用 “现代学徒制” 模式, 还是 “产业学院” 模式, 在校企合作初期保障机制的投入既包括聘请第三方机构审定 “校企合作协议” 及 “校、 企、 生三方协议” 的投入成本; 还包括拟定校企合作期间 《学生管理条例》《学生激励条例》 的投入成本; 也包括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管理人员的培训成本, 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宣传成本等。

3.校企接洽产生搜寻成本。搜寻成本指的是在金融市场中搜寻活动本身所要花费的成本, 有的时候也包括在搜寻过程中等待下一次机会所要付出的代价。例如, 投入广告寻找合作对象成本。

在我们国家, 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人才对接一般是在毕业阶段通过举办针对就业的人才招聘会来实现,选择上会产生广告、 接洽、 商谈、 谈判等搜寻成本及决策成本。

4.合作院校选择产生机会成本。企业选择一家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 意味着它将会放弃其他合作机会,除非本次校企合作项目非常成功, 所取得的经济收益远远大于它的成本, 否则机会成本就会很大。生产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学徒的机器利用效率低导致废品率增加是机会成本的一种,师傅在带学徒由此带来的自身工作效率的降低也属于机会成本的范畴。

(二) 校企合作中期投入成本

1.人才培养成本。企业在合作中作为教育主体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专业课程的设置、 学校教师的企业培训等, 都需要付出成本。如产业学院的建设,企业还需派出专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制造出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或者在企业服务中由于业务不熟练造成的投诉赔偿费用、争议解决费用等也构成成本的一部分。除此之外,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会为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 如同程奖学金、 奖教金等, 也是企业人才培养成本的组成部分。

2.企业运营产生变动成本。根据企业性质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变动成本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包括生产材料成本、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生产性企业如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德国博士集团、三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制造业为主,在校企合作中的变动成本主要表现为生产材料的耗费、参与学生的培训费用、工资福利费用等;服务性企业比如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主要业务,主要为旅游者出游提供在线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它的变动成本主要表现为员工的培训费用、劳动报酬、 福利等。

3.学生中途流失产生沉没成本。学生在经过前期培训上岗后由于岗位不适用、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期望值过高等原因选择中途退出, 致使前期的投入搜寻与决策成本、 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 管理成本等付之东流, 从而产生沉没成本。

(三) 校企合作后期投入成本

1.学生挽留成本。为了防止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在培养成熟后却被未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企业以各种优惠条件挖走的现象,企业在学生实习转就业期间一方面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企业文化宣讲, 加深学生的企业认同感; 另一方面要以更优厚的薪资和福利来挽留学生在本企业就业, 这些都构成校企合作后期的投入成本。

2.参与学校科研及项目建设成本。合作院校会将校企合作过程进行总结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会协调合作企业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成果奖励的申报,需要企业投入人力资源协助完成。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同程学院在阶段性建设结束后, 就把校企合作成果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主要合作团队成员也联合申报了相关省、 市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并开展了跟踪研究, 这些都需要企业的配合和投入。除此之外, 根据校企合作成果, 还会进行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 在线课程的建设等, 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摘自《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2期 吴金铃



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重点


专项

分项

赞成者所占比例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点领域

合作育人

88. 24

合作办学

64. 71

合作研发

55. 88

合作就业

55. 88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优先事项

利益驱动机制

79. 41

条件保障机制

58. 82

成本分担机制

50. 00

组织协调机制

67. 65

领导决策机制

41. 18

责任落实机制

44. 12

激励约束机制

61. 76

多数专家认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点领域是合作育人,优先事项是利益驱动机制,政府有效介入的重点事项是制定促进校企合作条例。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4 年第5 期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



江苏省12 所高职院校学生对校企合作满意度调查统计


调研问题

选项类别

占比

 

在校实习对专业学习或提高专业技能的作用

 

有帮助

41.05%

非常有帮助

37.37%

帮助不大

13.16%

 

在校期间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不满意

17.89%

差强人意

53.16%

满意

20.53%

 

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不相关

50%

有点相关

18.95%

相关

31.05%

 

在学校接受教育情况与企业需求契合度

 

不契合

42.11%

有点契合

33.16%

契合

24.74%

 

对现从事工作满意度不满意

不满意

34.74%

差强人意

55.79%

满意

14.21%

受访的毕业生中有7842%的认为在校实习对于专业学习或提高专业技能“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但只有2053%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前后之间的矛盾说明,实践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在学校的执行方面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在意识到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还有待多措并举确保效果落地。

摘自《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年第1 期潘书才,徐永红,陈宗丽


借鉴德国的经验实现企业“想”“能”“常” 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现实中,企业“不想”、“ 不能”、“ 不常 ”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一直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表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创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可以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让企业“想”、“能”并“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首先校企的利益诉求不同,其次是部分企业参与了校企合作,花了精力与成本 ,但合作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远走高飞了, 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师资、实训设备滞后,跟不上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 无法”也“不想”合作。

在德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企业与职业学校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一方面企业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氛围中获得实战经验,培养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小型企业通常联合起来,会同手工业协会与职业学校共同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学员在职业学校(专业学习站)跨企业培训中心(技术技能站)企业(实践本领站) “三站互动中成长,最终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借鉴德国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实现企业“想“能“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1. 企业“想”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的招生与企业的招工同步,学生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针对企业岗位 “群” 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在高职院校接受专业理论学习,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模块化技术训练,在企业生产岗位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学生毕业后,合作企业作为办学主体优先获得人才选择权,这就大大增强了企业想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内驱力。

2. 企业“能”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以企业为依托由地方政府提供财力支持,相关企业、行业协会 政府与高职院校四方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为整个相关行业服务,跨企业培训中心引进先进的技能培训模块,将企业的人员、设备、管理等资源引入高职教育,创造出真实的企业氛围,学生在高职院校( 专业学习站) ,跨企业培训中心( 技术技能站) 合作企业( 实践本领站)“三站中轮转交替。如4周在高职院校学习,6周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或企业学习等等。“三站”轮转交替,实现了生产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的融合,跨企业培训中心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变,学生向员工转变。

3. 企业“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为了让企业持久地深度参与高职教育,跨企业培训中心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管理上实行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四方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决定办学方向确保跨企业培训中心办出特色,提高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设备利用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与地方产业需求质量对接,解决企业愿合作、能合作、长期合作等校企合作中的关键性问题。

例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苏州太仓市区域内有280多家德资企业,是全国德企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实践提供了土壤。其机电类专业多年实践形成“三站互动” “分段交替” 的人才培养实施模式,具体做法是 新生每年9月到校后,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参与“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录取条件,录取条件主要涉及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层面,经过笔试 技能测试与面试三轮筛选,最终确定适合“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名单由于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机电类专业学生中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踊跃报名,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地方政府保障学院基础设施和人员工资的基础上 合作企业也分担了学生的部分培养成本 如部分德资企业主动为签订了协议的学生每年每人提供29000元的培养费。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徐金河,陈智强



所谓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卷化现象

校企合作内卷化的表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发布文件、校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的方式不断创新;但校企合作的效用没有明显的增长。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强、缺乏合作长效机制、合作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从宏观层面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虽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广泛认可并得到规模性开展,但并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从中观层面看,校企合作方式千篇一律,有些合作形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试点,但仍未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一些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仍属于“人情案”。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支持呈现不均衡,造成高职院校资源配备不对等。从内部管理机制看,部分高职院校只满足于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校企合作研讨会的召开,而对于校企合作中更具有核心意义的课程开发、专业共建、混编师资团队等则缺少必要的投入,校企合作虽然规模大,但开展不够深入,效益不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这种内卷化现象,致使校企合作有增长无效益, 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摘自《职教论坛》2019.01张啸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植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途径

形成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是彰显学校自身行业特色,培养无限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时代选择,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基于真实企业环境下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学校文化,是企业理念、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方位体现,是师生员工形成的与企业文化共融的行为习惯、愿景和追求的总和。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长期注重校企文化的融通和互动,从行业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方式、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的培植与熏陶,形成了与企业共生态的高职院校文化。

1. 传承行业文化,升华高职院校文化

我院注重吸收先进制造企业的优秀文化因子,将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使学校办学理念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我院依靠“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传承行业风范,努力将产业报国的抱负、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观等企业文化精髓与学校“服务社会,服务装备制造业”的不懈追求有效融合。我院通过与中联重科、三一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借鉴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推行了岗位管理、项目化管理和经济实体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缩小了与现代企业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同时,将“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作为立校之本,并实施品牌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 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凝结校企共同使命与追求

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方面,一是建立与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中工程机械、汽车与零部件、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发展随动的专业机制,建立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的校企调控机制,建立企业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以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和“校企合作办法”为代表的合作办学保障机制,营造紧密型合作办学的环境,增强了办学活力。二是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专业实体化运行机制,实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校企双方资源优化组合的合作育人机制。三是建立“对接企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执行机制,实施“专业课程+企业定向”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实施“顶岗实习预就业”制度,使合作就业成为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和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之一。四是建立以项目研发为载体的联合攻关机制,建立以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为主体的培训工作机制,促进了校企共生发展,放大了社会价值。

3.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

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及整个培养过程中,必须渗透和融入企业文化因子,以此来丰富和完善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对高职院校来说,其构建的真实企业环境是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前提,通过将企业的生产模式真实地在实训基地再现,使企业文化渗透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我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按照企业职业素质标准来创设并激活高职院校文化。我院将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成功实例、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作为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案例,将职业习惯、职业岗位感情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在入学教育、技能训练、“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的过程。与中联重科、博世集团等企业合作举办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和职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二是贯彻“人人成才”理念,鼓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我院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打破行政班级界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望。同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分类辅导,使有志于做老板的、有志于做职业经理人的、有志于做技术或管理人员的,有志于成为湖南装备制造业“海外拓展”外向型人才的学生,在学习阶段便能够及时规划;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各项活动,教师和领导进行适当指导,交由学生主导,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三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利用紧密型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及时掌握现代制造企业的技术动态,将合作企业的生产项目和现场技术引入课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4. 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精干队伍,内化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

现代企业对员工最看重的是“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和“两种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员工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所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也要参照和遵从这一法则和要求,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精干队伍,以发挥其知识传授者、文化引路者的作用。在队伍建设方面,我院注重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实施了竞争上岗制和淘汰制,推行了“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贯彻了“教师主体、动态管理、目标考核、公平竞争、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建立教学、管理、技术服务项目负责制,完善了任务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实施了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制度,使教师成为专业的里手或行业的大师;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管理队伍的文化素养和执行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 重构内部能动体系,激发企业形态高职院校文化的内驱力

我院坚持把“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愿景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根基。一是建立办学使命内化机制,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以“他方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各层次、各部门和全员的自觉行动,以共同愿景为指引强化各部门的能动性。二是调整部门职责,建立敏捷响应市场的各部门动态并行联动机制。在执行校企合作工作中,各部门在固有的分块式工作职能的基础上,一律按工作性质实行并行联动。三是重构组织机构与职能。按照功能重组原则,重构以“管事”为中心和目标指向的组织机构,提高内部管理的敏锐性和效率。同时,以响应服务对象需求为原则,设立“企业合作办”、“人才培养工作处”等职能处室,而且其职能以学生培养过程的服务需求和合作企业的需求为标准来设置。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出发点,通过流程再造,功能重组,调整各部门职能。建立了课程团队、专业团队和管理团队,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由“主导者”到“指导者”、学生从应试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形成教育服务型校园。四是建立全员终生学习制度。与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对接,建立高职院校员工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定期更新知识结构,锻炼技能水平,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保持全员永恒的活力。五是建立人本化的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形成教职员工自我发展机制。落实“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理念,切实关心教师的价值需求、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实施院领导联系系部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系部主任和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和专业教师、教学线和学生线、后勤线、机关线以及领导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与交流;珍惜和爱护教职员工开展校企合作的热情,为所有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出台专门的激励制度,鼓励教职员工将校企合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摘自《教育与研究》2011年第12期刘建湘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路径

(一)开展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试点

学院2015 年学院与华飞航空发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二级学院——华飞航空学院,共同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优秀、政治素质过硬的通用航空专业人才,目前已开设空乘服务、直升机驾驶、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3 个专业。在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中,双方制订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章程,明确办学主体各方责、权、利,华飞航空发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主要以技术、部分师资、部分资金、部分实习实训场所等入股,学校主要以办学场地、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入股。同时,学院与华飞发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日常教学和管理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双方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特点,按企业用人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全程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企业与相关专业的学生签订定向培养与就业协议。可以说整个过程中,企业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进行培养,积极性、主动性很高。这种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学院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以及“制造强省”“制造强市”目标,依托机电类主体专业,政行、企、校4方合作共建共享,建成了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培训服务、生产示范等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2016年,学校以“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为载体,成功申获了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无锡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该项目拟投资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000 万元,省市财政5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500万元,学校自筹6500 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无锡地区机电类工匠培育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产业国际合作技能实训中心。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进无锡市加快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这对无锡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申报与建设得到了无锡市政府和区域内威孚高科、一汽锡柴等大型骨干企业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有效合作。因此,通过大项目、大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三)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

学院牵头组建了由国内80 余所机械行业的职业院校、高等院校以及30 余家机械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组成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最大化地整合了各类资源,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以提高集团内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校企双赢发展为目标,依托学校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平台,发挥集团成员间资源优势,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研发和技术服务,学校与集团内的上海电气集团、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研究院、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合作,根据专业方向共同组建研发团队,投入近千万元资金,购置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共建多轴加工技术研究室,开发大型复杂叶片的加工技术和新工艺方法,为集团内的加工制造类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牵头制订并颁布实施了智能制造类国家行业标准3项,同时将集团内的生产项目转化为高职院校教学载体,反哺教学,很好地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双赢。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3期孙杰,周桂瑾,徐安林,王振华



[相关文件]相关内容

1、1952 年,政务院印发《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

明确指出“支持教育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相关单位、主要厂矿机构、各企业及各社会农场合作共办”。

 2、1955 4 月,国家劳动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决议》

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大力开展生产实习教学,要坚持社会生产劳动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出社会生产实习是技工学校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3、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明确指出支持大型厂矿、行业企业、合作企业等单位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确立职业教育校办工厂( 或农场) 的产教结合办学新模式。

 4、1979 年颁布的《国家劳动总局技工学校工作条例( 试行)

提出“职业学校教学应大力与社会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学校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安排好相关企业专责协助学生的生产实习。这一规定性条文首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教学与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要秉承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初步勾画出我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政策上的基本雏形。

 5、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指出“鼓励各单位合办联办、各行业企业个人及集体、各部门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

 6、1989年国家劳动部印发《关于技工学校深化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技工( 技术) 学校要深入实施院校专业教育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基本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7、1991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指出,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大力倡导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提出企业支持并配合各类职业技术和培训中心实习活动,秉承职业技术教育“大家来办”的方针。

 8、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倡校企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逐步做到以厂( ) 养校教育理念。

 9、1995 10 月,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

该文件首次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要求教育与社会产业联合办学的明确表述。

 10、19969 月,国家《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

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应当实行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支持职业学校由社会多主体联合举办,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法律地位,为现今职业教育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提供了良好借鉴。

 11、2002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发挥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企业行业和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的多元办学格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同时确立了政、行、校、企协同联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布局。

 12、2004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要求区域内社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全面配合职业学校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开创了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内涵。

 13、200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1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教育部等6部门编制印发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15、2011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职业教育产教合作要充分发挥社会企业行业的指导性作用,促进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

 16、2013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职业院校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人才。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进一步深化。

 17、《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

教育部2015 年印发的该行动计划把“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作为“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

 18、2014 年 8 月, 教育部印发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校企共同培育 共同管理, 成为职业教育向纵层深处合作的新发展。

 19、《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 号)

明确 “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

 20、2019 年 1 月,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提出, 到 2022 年培育数以万计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推动建设 300 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集团化 专业化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教育基地,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适应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1年第5期 总第122期

(2021年9月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阮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