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参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教参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 2023年第9期
发布日期:2023-12-23 浏览:

目        录

职教发展相关文件解读

从新职教法看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吸纳更多能工巧匠进职业学校传授技能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如何选聘管用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体系

做实产教融合 关注职教发展

做实产教融合共同体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三重向度

“硬核教具”让人们看到职教美好的明天

新时期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要有新定位

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五大着力点

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金色十年

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育“良匠之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做实做细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

他山之石 经验借鉴

创新产教融合 联通教育端与产业端

“政行校企”合作 :创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畅通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实践链路

培养高职会计人才 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职教发展相关文件解读

从新职教法看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新职教法”)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与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作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部署相一致,同时也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列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相吻合。新发展格局之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已然成为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使命。

新职教法以任务清单化的方式圈定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范围:在职业院校建设方面,要求实习实训场所、设施设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要与所实施的职业教育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要求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据此,就要高效发挥新职教法的“指南”功用,厘清职业教育适应性作用对象的具体所指,进而促使职业教育适应力有效提升。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顺应时代轨迹的修正力

为充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业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完成了26年以来的首次“大修”,在完善招考制度、畅通升学通道、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是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社会演进的调试过程。20世纪50年代,职业教育为适应百废待兴的局面,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构建培养并输送了大量劳动工人,这一时期人们接受职业教育多是主动、义务的群体性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内容和形式日益多元,职业教育渐遭冷遇,由主流退居边缘。制定新职教法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其中蕴含的价值旨归正是要扭转职业教育发展颓势,修正职业教育运行轨迹,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同频共振。而有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既是职业教育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使然,又是其呼应时代进步的大势所趋。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兑现学习诉求的支撑力

新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职业教育是关乎民生工程的“兜底教育”,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从业人员和有就业要求的人群,以培养职业道德、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为目标,在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以及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门槛低,下岗工人、复员军人等有技能提升诉求的人群都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基本素养。相较于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具有方式灵活、实用性强等特征,培训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据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是要让职业教育具备覆盖并满足各级各类人群多样化的学习诉求,发展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服务发展需求的预判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新职教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新迭代,倒逼职业分类“吐故纳新”。部分传统职业经历正在消亡和迁移,大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师、直播销售员等全新职业诞生。这一趋势反映出职业教育的供需之变,为始终保持服务发展的时效性,职业教育就要具备敏锐捕捉产业和职业发展动向、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技能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能力。另一方面,专业是职业院校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桥梁,专业集群框架内所凝聚的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应具有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招生类别、发展方向及社会声望。因此,职业教育应具备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为技能人才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精准护航的能力。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凝集建设资源的承载力

虽然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操能力,即类型教育育人框架下,高水平技能人才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职业能力与产业要求相匹配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不能将自身囿于学校单独进行知识传授或仅依托学校自身的教材、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要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形式和育人模式引领之下,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按照新职教法规定的“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在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入局并布局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凝聚各方合力,持续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动力。

新职教法赋予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职业教育能否助力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建设,赋能技能型社会远景规划,是职业教育者应该回答的时代命题。当前,置身“百舸争流”的教育赛道,职业教育不能坐以待毙,而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新职教法实施之东风,以法律的权威性匡正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以法律的执行力扩大技能创造价值的受益范围,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满足新发展阶段各类需求的能力,真正让职业教育在众多教育选项中脱颖而出,成为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类型教育“领头雁”。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23.12.20   朱少义/文 

 

吸纳更多能工巧匠进职业学校传授技能

职业教育兼职教师“有名无实”难题有望破解

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建设一支技艺精湛、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强基固本之策。

为鼓励吸引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近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高水平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是多赢之举。职业学校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企业选派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也能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促进人才发挥更大作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办法》明确了兼职教师选聘条件,注重保障兼职教师合法权益,有助于吸引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实际执行中,要避免流于形式,推进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扩大选聘范围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发展并完善兼职教师制度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职业学校也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进校园,通过吸纳更多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们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办法》在适用范围方面进行了调整,所指职业学校包括了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含专科、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并将职教本科纳入其中。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具备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有专业知识或者特殊技能的人员,经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合格的,可以担任职业学校的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

为进一步扩大兼职教师选聘范围,《办法》取消了对聘请退休人员任教的离岗时间和年龄限制,将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作为选聘条件,鼓励聘请退休工程师、医师、教师。同时,将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也纳入选聘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学校和企业开展更多兼职教师选聘模式,《办法》特别新增了选聘方式一章,明确职业学校可以采取个体聘请、团体聘请或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兼职教师。新增了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专业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多种方式聘请兼职教师。此外,还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

确保经费投入

高水平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有助于推动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谓“双师”,是指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的教师。教师既要有教师资格证,也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

在熊丙奇看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较大的教育投入,从世界范围看,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常是普通教育投入的三倍,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师是“双师”。因此,保障投入,鼓励更多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是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在经费保障方面,《办法》明确地方可结合实际,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专业师资紧缺、特殊行业急需的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同时,鼓励职业学校多渠道依法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兼职教师工作报酬。职业学校还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工作报酬水平,充分体现兼职教师的价值贡献。

如何提高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学校三方的积极性,也是推进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办法》新增了支持体系一章,通过多种措施提高选派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企业方面,将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认定、评价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的重要指标依据。学校方面,将兼职教师的聘请与任教情况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在计算职业学校生师比时,可参照相关标准将兼职教师数折算成专任教师数。人才方面,明确职业学校要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企事业单位应将在职业学校兼职人员的任教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地方教育部门要将兼职教师纳入年度教育领域评优评先的范畴。

不仅如此,为充分保障兼职教师合法权益,《办法》明确了兼职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部门、培训方式、内容及考核结果的认定方式,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兼职教师工伤保险的缴纳方式及相关责任进行了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新增了兼职教师退出机制的内容,兼职教师存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职业学校应解除工作协议。

坚持职教定位

事实上,当前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在实践中并不少见,但熊丙奇注意到,大多数企业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存在流于形式等问题。比如,有些技能人才只是每年去学校开几次讲座,学生根本无法从他们身上学到有用的技能。

在熊丙奇看来,如果不能真正解决职业院校如何发挥技能人才作用这一根本问题,种种激励措施可能带来的只是企业、学校形式上的重视。比如,企业和职业学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给企业技能人才颁发兼职教师聘书,但随后却无实质性推进行动,企业却由此获得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职业院校也把这些兼职教师作为本校的“双师型”教师,但对于职业院校和学生发展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只有推进职业学校回归职业教育定位,才能真正让职业学校聘请的企业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熊丙奇指出,当前一些职业学校偏离职业教育定位,不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而是以升学为导向关注职校生的升学率,这使得学校对推进产教融合缺乏兴趣,不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没有聘请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的“内驱力”。

熊丙奇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让职业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定位。比如,应以技能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这样会让职业院校真正重视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始终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尽快清理歧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等政策,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来源:《法治日报》   2023.12.19   记者 赵晨熙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如何选聘管用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修订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研制团队在深入调研上海、福建、辽宁、新疆等省(区、市)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管理办法》从原来的6章23条扩展到9章34条,为新时代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管理办法》,高质量推进兼职教师管理工作,需要职业学校厘清选、聘、管、用四个问题。

 “谁能做”兼职教师

《管理办法》从主要来源和基本条件两个方面明确了兼职教师的聘请要求。

在主要来源上,《管理办法》要求职业学校从企事业单位的在职、退休人员和社会领域的能工巧匠中筛选兼职教师。其中,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和退休人员主要包括高层次管理者、高技能人才、高科技人才等。社会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劳动模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

在基本条件上,《管理办法》从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规定了兼职教师的任职要求。其中,专业技术水平主要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等级、职业技能等级、政府机构授予的荣誉称号等来判定。

 “如何聘”兼职教师

《管理办法》从聘请方式和聘请程序两个方面明确了兼职教师的选聘工作。

在聘请方式上,《管理办法》主张要将单向聘请和双向互聘结合起来。其中,单向聘请是指职业学校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导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等方式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领域聘请兼职教师,主要包括个体聘请和3人以上团体聘请;双向互聘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通过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合作推进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式来聘请兼职教师。

在聘请程序上,《管理办法》分别对面向社会公开聘请和对口合作单位选派的具体步骤作了明确规定。其中,面向社会公开聘请兼职教师需要职业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确定兼职教师岗位和任职条件,面向社会发布信息后审查应聘人员的资历资格、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岗位人选,完成公示后与兼职教师签订工作协议。对口合作单位选派兼职教师需要对口合作企事业单位根据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岗位需求提供遴选人员名单,双方协商确定聘请人选,并与对口合作单位签订工作协议。

 “怎么管”兼职教师

《管理办法》从教育教学、社会保障和动态退出三个方面设计了兼职教师管理体系。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管理办法》从岗前培训、岗中跟踪和岗后评价三个环节设计了闭环管理系统。其中,岗前培训由职业学校自主开展或教育、人社部门集中开展,旨在通过学习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学生管理等内容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岗中跟踪主要是通过帮带和指导的方式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为兼职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引导他们与专任教师建立互研、互学、互助的机制。岗后评价根据兼职教师管理和评价办法开展,其结果既可以作为工作报酬发放和继续聘请的重要依据,又可以为兼职教师所在单位的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提供参考。

在社会保障管理上,《管理办法》从工作报酬、商业保险、专业发展等维度设计了相对健全的保障系统。其中,工作报酬由职业学校按课时、岗位或者项目支付,经费通过职业学校办学经费、服务性收入、地方财政专项拨付和专项奖补等渠道筹集。商业保险主要通过购买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来为兼职教师提供保障。专业发展主要是指职业学校根据兼职教师的技术职称和能力水平聘为相应的兼职教师职务,根据兼职教师的业绩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为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其专业发展荣誉感。

在动态退出管理上,《管理办法》明确了强制退出、协议退出、自愿退出三种退出机制。其中,强制退出是因兼职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产生的退出。协议退出是因工作协议的具体约定而形成的退出。自愿退出则是因兼职教师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工作职责而产生的退出。

 “怎样用”兼职教师

《管理办法》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资源开发和专任教师素养提升四个方面规定了兼职教师的工作职责。

在课堂教学上,《管理办法》要求兼职教师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理论素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在实习实训上,《管理办法》规定兼职教师在开展实习实训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助职业学校引入生产性实训项目,为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创造条件。

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管理办法》要求兼职教师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等纳入教学内容,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还要参与教学标准修(制)订、教材编撰及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积极融入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

在专任教师素养提升上,《管理办法》规定兼职教师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跟岗研修创造条件,协助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学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与专任教师共同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聘请、管理兼职教师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厘清选、聘、管、用四个问题外,还需要同兼职教师、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共同构建四位一体的兼职教师支持体系,形成职业学校确定需求、兼职教师踊跃参与、企事业单位积极选派、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协作格局,高质量地推进兼职教师培养培育工作。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5   韩雪军/文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41%的高职专利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第一申请人为高职院校的专利总量46100件,其中发明授权6051件。

这是近日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里的数据,该报告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该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秘书处所在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撰写并发布。

《报告》首次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的,第一申请人是高职院校的专利数据,专门进行了分析。统计对象为1489所高职院校,报告从高职院校的专利数据概况、专利技术地域构成、专利技术领域构成、专利技术产业布局、专利技术运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从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中,我们试图找到问题和答案。

首次专门分析高职院校相关专利数据

《报告》显示,自2019年来,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总量、发明专利数量“均保持增长态势”。但总体而言,专利总量仍然偏少,技术内涵质量不高,发明专利拥有量比重较低。专利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转化渠道狭窄。

在此之前,高职院校跟普通本科院校的专利相关数据都是放在一起进行统计的。“这是首次把高职分离出来,专门作了数据分析。”据陈汉君介绍,以往高职院校专利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修理、仪器仪表生产等领域,专利数量占比近八成。而2022年公开的专利申请量中,已有约41%的专利申请,开始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尤其是“双高院校”,接触前沿技术并转化为区域创新服务能力更为明显。

“但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的专利总量仍然偏少,与高职院校所处的地位和所肩负的职责很不相称。”陈汉君说。“现在高职院校专利的比例和发明的比例都偏少,高价值专利更少。而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要跟产业挂钩的,产教融合带着教学往前走。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就一定要提升专利技术转化。”陈汉君说。

制定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专利申请积极性

 “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的专利分布,存在明显的专利数量不均衡、专利质量差异大的现象,显示出职业院校在专利申请和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针对《报告》反映的现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田霖认为应该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加强外部多方合作,即促进科教产的融合,开展更多应用型科研工作。其次是提升内部科研能力和专利素养,即加强师生参与职教科研的能力,同时在专利方面也开展教育和培训。此外,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奖励机制和专利成果转化的支持,可以提高师生参与职教科研和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促进职业院校产生更多更优质的专利和成果。”田霖说。

据《报告》总结,制约高职院校专利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师生层面缺乏专利意识和实务知识,学校层面缺乏专利管理与运营服务人才。此外,高职院校的专利管理和运营工作还是以数量奖励简单评价,缺乏过程规范化管理,从申请前的评估到授权后的转化运营也都缺乏相关标准。

此外,王建林认为,可以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集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为一体的专门机构,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鼓励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机构和人才的积极性。

王建林也提到,要加强人才与标准建设,提升高质量专利供给。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高职院校专利信息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育技术经理人。在专利转化规范化过程中,建议着力推进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专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高职科研要紧跟产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仓储管理与物流管理飞速发展,自动分拣、物流区块链技术逐渐取代效率低下的传统人工检索和搬运。然而,机器人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成为新的困扰。如何在确保空间利用率较大的情况下提高检索和搬运的效率?

为给这一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来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团队自2017年开始,基于传统的仓储管理方法和大型器件的仓储管理需求,开始研发有利于快速检索和高效搬运的仓储管理系统。经过4年的努力,这一技术成功从纸面上的专利,转化为企业仓储中初步应用的实践,转化为实打实的收益。

 “我们一直强调,成果要来源于专业技术领域。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应该是技术型的,形成专利成果然后转化,教学和产业需要结合紧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开发处处长高斌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截至今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4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排行榜第一。

对专利转化来说,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是个老问题。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强调专利和科技成果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可以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训活动,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实用性。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则能够直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撑”。

 “职业院校在专利和科技成果方面的贡献,是国家整体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长远的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她说。

田霖提到,作为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专利为评估和监测职业院校的科技研发能力,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分析职校专利,有助于提升教学和实训质量;重视职校专利,有助于促进科教产融合;促进职校专利,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挖掘分析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加强职业院校在专利创新方面的工作,对于提升职业院校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来说很重要,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田霖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12.18    记者  张渺

 

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体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基本性质,也具有培育开发技术能力的性质,其本质属性要求其开展产教融合,也决定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抓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念树立经过了长期过程,但如何将产教融合理念贯彻落实,亟须进行政策指引和规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方面是回应“职业教育该如何改?重点该如何抓?质量该如何提升?”等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是回应社会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中技能人才的急迫需求。《实施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修订后职业教育领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遴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个左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我国形成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城市为引领,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企业为抓手的格局,对产教融合推进起到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此推进过程分为三项重点任务,第一,遴选第二批30个左右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我国城市职业教育有很强的区域性,其和区域产业行业布局紧密关联,高水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必然是因地制宜,以区域内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的良好互动,形成教育和行业密切的协作机制,打造产教融合不同模式。第二,在重点行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随着产业分工、社会需求,以及学科知识的分化,生产和服务领域愈发细化,并在细分领域形成体系,细分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创新规律及其密切程度不相同。为此,要针对不同领域采用不同推进扶持和鼓励政策,在不同行业领域形成示范作用。第三,大力培育和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发展以满足生产制造服务需要并提供产品交换价值为基本原则,很大程度上受市场、社会需求的牵引影响。企业在发展中往往更多关注市场运作效益。但产教融合要求企业参与一定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认定标准、培育机制、鼓励办法和资源保障制度,以对产教融合企业构成强力支撑,培育大批产教融合企业。

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我国已经持续近30年,积累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新时代,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布局中,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设计和安排,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就需要分析和评估,凝练提升理论模式和道路,指导和改进原有试点成效,并扩大试点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孵化培育不同的产教融合企业,以项目为牵引,使项目孵化成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遴选标准建设引导高水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直接推动和改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既要建立灵活及时的专业设置制度,也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扩充社会急需的专业设置,同时优化、清理已经过时或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

职业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实践,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基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增加支持力度,在设施、教师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上下功夫;二是引导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优先考虑重点领域实训基地建设;三是优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和流程,把实习实训和专业学科、职业领域、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技能发展规律相结合,通过实习实训基地高品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教育教学基础。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特点,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抓手。校企合作是不同主体的利益协同行动。校企合作制度推进的关键在于高质量合作。一方面,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校内或者校外,以自己为主或与校外企业合作举办校办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将知识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另一方面,企业瞄准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着眼于技术和服务转型升级换代,主动和学校合作,既参与学校课程专业及内容设置,也参与学校职业教育具体模块,甚至直接投入职业院校,形成混合所有制推进职业教育深度变革。尤其是借助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借助国家大学科技园、城市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形成教育产业企业密切协作共同体,发挥教育产业行业聚集优势,形成发展潜力。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产教融合涉及不同利益相关方,涉及不同的组织、部门的直接利益,找到利益融合点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机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融资筹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建立健全财税优惠制度,根据产教融合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情况评估抵免教育附加费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以项目为抓手,明确规定目标和建设周期,形成典型引领性的项目。对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建设的土地应采用教育用地划拨、免租减租、租让结合等灵活方式使用土地。基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信用评估,在企业检查与融资中给予优先地位和便利,支持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12.13   薛二勇/文



做实产教融合 关注职教发展

做实产教融合共同体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翼五重点”,“产教融合共同体”即为“两翼”中的一翼。按照教育部发布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职业院校是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职业院校应重点把握以下“1234”。

扭住一个核心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牵头单位联合其他组织组建的一种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的新型组织形态,本质是一种超组织,以相互依赖和有组织性为核心特征。共同体内各主体单位的行为边界介于市场与组织内部之间,须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否则行为主体会选择市场行为。

作为牵头单位的职业院校,在行业内话语权一般,因此一定要扭住一个核心——问题导向,主动建立有效体制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匹配不同供求,满足不同价值诉求,把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互动都视为发现、匹配、创造和满足价值的过程。如此,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才会有效度、长度、深度和活跃度。

坚持两个原则

坚持产教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从现有研究和实践案例来看,不少学校仅将产教融合视为一个项目或一个育人环节,这势必矮化其地位,窄化其功能。

职业教育是一个从职业到职业的闭环,职业是其逻辑起点和行动终点。职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具体方式,包括主体和客体,其中人是主体,生产资料是客体。各行各业生产实践是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价值性、情景依赖性、专门性和延续性是职业的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基于以上基本特征对职业主体进行教育,以使其具备完成职业活动必需的知识、动作和心智技能等。这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与产业一起来履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就是职业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育人理念。

坚持分类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产与教是主体,融是动作、合是目的、共同体是结果,所以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混合体。

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是教育部提出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建设任务,这些都是产教相“融”的典型举措。但不同产业具有不同属性和行业背景,不同行业定位的职业院校具有不同特征和办学模式,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所以不能以通用模式来“一刀切”式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为此,我们应做足调研、立足实际、把准价值需求、坚持系统思考和问题导向,按照《指南》所列重点任务,分层分类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熟一个建一个,切忌一哄而上。

实现三个转变

由“学校被动适应”转变为“产教合力共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主要功能之一,以产定教是职业教育一直坚持的理念。受体制机制影响,学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不够灵敏,总是被动跟着产业跑,“产教脱节”是实践中的常态。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已作为指导思想被写入《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改变被动适应现状,真正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有利契机。只有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构建有利于“融”的工作机制和有利于“合”的分配机制,才能真正成为共同体,才会实现“产教合力共创”的价值创造模式。

由“校企单点合作”转变为“产教网络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组织形态,由产业界和教育界的诸多实体单位组成。组织形态呈网络状,价值是构建网络的核心节点。牵头企业、牵头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分别在所属业内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能搞得起活动、引得起互动、掀得起行动,不断提升组织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和密度,切实改变以往校企单点合作的碎片化状态。通过织牢织密共同体网络,增加价值创造机会,增强主体间信任,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理念在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渗透率、认同度。

由“岗位能力培养”转变为“职业标准制定”。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和任务导向式课程等是职业教育常见的育人模式,其逻辑是通过真实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但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由于过于依赖特定工作任务导致综合技术能力培养不足;二是将工学交替当成顶岗实习导致有效培养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标准体系建设不够。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行业企业数量多、结构全、影响大,普通院校学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职业院校精于应用研究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且三者互动多、话语权大,有利于制定相关职业标准,实现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任务式课程为模式、以行动教学为手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跳出四个误区

误区一:把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同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内部治理以及社会认可等诸多因素,需要政府、学校、产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政府搭台,产、校、企相融相通的一种有效模式,是办学理念、教学资源、师资培养和技术服务等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学校内部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实际学情的职教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

误区二:把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同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多个校企合作伙伴构成,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基础,二者的合作形态、合作模式及合作内容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伙伴关系网络,网内通达度高、互动多,而传统校企合作多数属于“单边关系”,或由牵头企业、牵头学校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关系网络。在合作模式上,共同体追求以融促合,目的是产生新的混合体,而校企合作则是以市场逻辑为主导来执行具体事项。在合作内容上,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将育人活动融入生产实践,立足生产实践来开展系列育人活动,逐步实现产教协同,而校企合作以具体事项为单位,如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等。

误区三:把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一种静态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态,产教融合共同体具有生命周期,需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状态动态调整战略目标和运行机制。大体来说,产教融合共同体需经历发起、对接、发展、成熟和变革五个阶段,变革后进入产教融合共同体升级版。特别是共同体涉及多主体单位,发起和对接阶段可能彼此间了解不够深入,发展阶段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情况,因此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后要根据章程和运行状态,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在动态中发展和取得成效。

误区四:把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一种发展联盟。职业教育联盟或职教集团与产教融合共同体都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但目标逻辑不同。联盟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团结和合作来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则是通过互融互通来打造一种助力产教协同发展的新型混合体。一言以蔽之,联盟旨在通过共享、互助来实现各自的发展,而共同体旨在通过融通来实现一体化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要着重解决“融”的问题,要逐步做到机构融入、业务融汇、人才融聚、资源融通和发展融合,真正实现由“融”到“合”,而职教联盟的共享、互助只是“融”的一种行为。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19   楚金华/文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三重向度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将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列为重点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从现实、价值、实践三重向度精准定位,深入剖析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应然、实然和必然状态,使职业教育改革具有时代感、使命感、归属感。

现实向度: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感”

目前,职业教育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中面临与现实需求共时性困难、实践性乏力、畏缩性停滞等挑战。彼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审时度势及时确立“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改革理念。

把握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伴随西方现代生产技术的传入,逐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体制。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无论是萌芽于春秋时期的专门技艺教育,还是成熟于新时代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逐渐突破了被定位为“层次教育”矮化、窄化的藩篱,上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度,但是寻根溯源仍然清晰可见职业教育的“亲产业性”本质属性。从实训基地到产业学院,再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职业教育不断创新组织形态,动态性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形态。因此,职业教育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洞悉国内外产教融合形势。产教融合源起于美国的合作教育,后来西方国家立足于行业发展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创新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形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育人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产教融合的模式不断在创新中优化提升,但多元异质主体间仍然存在发展目标、利益追求、绩效价值不同的多重矛盾。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是破解“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融合力度不足的新方法。

价值向度: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使命感”

在建设教育强国、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开展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对释放职业教育发展动能、深化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发展战略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推动异质多主体从“生态圈”到“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形式不断迭代更新,从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直至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逐渐在强调多主体共融发展中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能够凝合力、集资源、成大事,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多元异质主体价值追求的同向同行。

助力职业教育办学从“孤立封闭”到“互联互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旨在通过不同教育类型的纵向贯通、不同教育主体的横向融通,实现对高理论素养、强实操技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和行业发展需要,在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在多主体协同参与育人的实践中,实现技能型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完美对接。

实践向度: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归属感”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坚持资源、技术、人员等要素共享,使政府、学校、企业以共同利益为连接点,形成彼此共赢、和合共生的共同体,从而增强职业教育改革的归属感。由于社会分工和“术业有专攻”的日趋细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各主体呈现“疏离”而非“共融”的现象。破解此问题,需要纵深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有效增强“产”“教”一体化程度。

共建多类实践中心是“归属”的基础。为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主体从理念上的“共容”到行动上的“共融”,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将政府、学校、企业三个单体统整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目标中。共享多种特色资源是“归属”的关键。政府、学校、企业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行为规范,其所拥有的资源属性也各具特色,职业教育多主体要抓住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放型的组织属性,面向社会融聚、共享各类“产”“教”资源。健全多维推动机制是“归属”的保障。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需要将外部关联和内部协同要素进行整合,多维推动机制是促进产教融合多主体多要素共融发展、技能型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的重要保障。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19   刘荩一/文 

 

“硬核教具”让人们看到职教美好的明天

据12月14日《钱江晚报》报道,近日,浙江杭州技师学院的校园里出现一架空客A320飞机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该校于2018年正式招收飞机维修专业的学生,为了“把教室设在车间,把车间设在学校”,学校花费1500万元选购了这架仍处在适航状态的飞机。相关专业学生表示,以前基本都是通过飞机的零部件进行模拟维修和组装,有了大飞机以后,训练起来更加真实,也有助于积累更多实操经验。

花费上千万元为给学生购买飞机作为教具,这听起来确实很“炸裂”,但对于开设民航类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来说,这几乎是基本且必要的操作——几年前,广东广州、云南昆明、山东潍坊等地的一些职业院校,都曾因为把飞机开进校园而受到好评。同时,河南郑州、山东威海、湖北鄂州等地的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里实地操作,还曾购买过动车组列车、远洋轮船、1:1仿真坦克模型等“硬核教具”。

此前较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高,给其贴了不少标签,有些职业学校也确实被曝光存在教学脱离实际、办学经费缺乏、学生素质不高等问题。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办学导向的。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围绕“进校就是进厂,实训就是上班”的逻辑,闯出了职业教育纵深发展的新路子。拿上述新闻来说,在教学阶段让学生接触到“真刀真枪”,能够把书本上、课堂上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经验,等到就业择业时,这样的实操经验无疑是简历上的亮点。还有职业院校直接把教学课堂搬到了一线生产现场,聘请老师傅作为实训教师,手把手、一步步、传帮带。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国家瞄准产业升级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打出了一套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优化职业教育软实力的政策“组合拳”——鼓励产教融合、教学相长,鼓励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畅通职校生升学就业的多元化路径……如此操作的成效颇为喜人——有的职校生在校期间就走上了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领奖台;有人进入企业后逐步成长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还有人不仅留校任教,还被不少重点本科院校聘请为实训教师……

所以,某种角度上,或许不必为职业院校给学生买飞机的新闻而惊讶,这是地方院校结合自身条件、专业设置等情况,夯实办学“硬指标”的积极有益尝试。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各职校都去买飞机、买轮船,而是提示相关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设置,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让职业教育更契合实际、对接相关岗位,让教学方式更现代化,不断壮大职业教育的办学基础实力,职业教育才能进一步“出圈”、出彩,职校生的成才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来源:《工人日报》   2023.12.20  

 

新时期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要有新定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均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含专科、本科)贯通培养作为重点任务,部分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将其视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推广。贯通培养提升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初步打通了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阶梯。与以往相比,新时期的贯通培养价值更加凸显,而进一步明确贯通培养的功能定位,是深化改革的前提。

定位于满足产业需求

梳理已有政策文件,贯通培养常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等语境中提及。在实践中,一些中职学校将“不用参加高考”作为贯通培养的宣传重点,以吸引广大初中毕业生报名。这种将功能局限在解决招生难问题的定位,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产业特点及发展变化是推进职业教育任何一项改革的逻辑起点。因此,必须跳出教育、立足全局看待贯通培养。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部分重复性、标准化岗位逐渐被智能生产系统所替代。调研发现,工业机器人技术服务、系统运维和集成应用等综合性岗位,目前对中职毕业生基本没有需求。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操作编程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安全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高阶能力,亟待通过长学制系统化培养。

由此可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是贯通培养愈发重要的根源所在。因此,贯通培养未来的改革方向:一是不能在所有专业中全面开花,而要聚焦国家最急需的产业,同时根植区域经济,在全面调研省域产业发展对人才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变化的基础上,选取那些确实对技能水平要求高、中职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需求的专业开展。二是将贯通培养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去。贯通培养不能把中职学校作为人才中转站,为高职院校云集的大城市培养人才,而应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目前各地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一种是签署定向培养协议,由县级政府或企业出资培养紧缺人才,学生在本县中职就读,异地高职就读,毕业后返乡就业;另一种是将人才培养下沉至县,设置二级产业学院,与县域中职贯通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定位于彰显类型特色

长期以来,贯通培养都是作为改革试点项目,在政府给予政策空间后,由院校自主开展合作。但由于中高职学校权利不对等,因而合作态度各异。中职学校获益较大,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而高职院校因为两年培养年限不足、生均经费减少、合作中职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成本增加等因素,在贯通培养中表现不积极,仅将其作为补充、点缀或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办办停停,随意性较强。

极少有普通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人才,仅会在高中阶段开设部分大学先修课程。但在职业教育领域,贯通培养却是科学合理的学制。这是因为,技术技能训练是一个长期实践、逐级进阶的过程。尤其是在技术高度复杂的信息化时代,技能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和长期,仅仅依靠短暂的3年时间,难以教会学生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学生入学后,需要通过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职业定向性任务”“程序性任务”“蕴含问题的特殊任务”“无法预测结果的任务”等,一步步从新手、生手、成长为熟手、能手和专家。

贯通培养遵循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提出“贯通招生与培养”,赋予其合法性地位。基于此,贯通培养未来的改革方向:一是将贯通培养视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哪些专业适宜开展长学制、合理的学习年限、师资和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方式、院校的合作机制、学生培养经费拨付和分担机制等进行科学论证,形成稳定且专有的学制体系。二是确保贯通培养姓“职”。无论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专科、本科)合作,还是中职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学术型、应用型)合作,均须遵循职业教育逻辑,分析贯通专业面向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确立贯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一体化开发不同学段的课程和教材,培养过程要强调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通,采用学徒制等形式。

定位于培养拔尖人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一线熟练工人,似乎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不大。而贯通培养,也仅将其视为职业教育一种学制的变化,与分段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没有差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一类,职业教育同样要担负起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贯通培养在此能为且可为。

一方面,贯通培养因其具备提前确定就读高校,甚至可以定向就业的优越性,能够招收一大批学习能力强、职业志向坚定的优秀学生,打破以往职教兜底“差生”的局面,优化生源结构。他们更早地系统接受技能学习,通过合理的学制安排,理应更快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主导先导产业(如教育部开展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试点所选取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等领域),这些行业领域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绝不是3年或4年时间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通过长学制进行扎实的基础理论、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等的综合学习。

贯通培养应树立“精英”意识,着力培养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基于此,贯通培养未来的改革方向:一是可以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的硕博推荐免试制度,将贯通培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各类学制之间的互通桥梁,通过甄别、遴选、竞赛等不同评价手段,确保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接受贯通培养。二是在省级层面建立贯通培养标准体系,明确贯通培养的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师能力要求等,同时开展质量评估认证,对贯通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如教育教学、协调机制、学生管理等进行动态跟踪检查,确保参与贯通培养的各类院校能够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5   陈沛酉/文 

 

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五大着力点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坚持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理念思路、管理模式、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院校办学的国际化理念、教师的国际化思维、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教融合的国际化路径等面临诸多全新挑战。职业教育国际化须把“走出去”作为发展命题,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快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一,多元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多元化合作交流平台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主要渠道。职业院校应加强多元主体的紧密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文化互动和产学研多主体知识流动,强化与地方政府、当地院校、行业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规模以上“走出去”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国外办学机构或华人组织,在国外中资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办学点,培养国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历教育和培训、技能展示、文化传承、公益志愿等活动,逐步扩大合作领域。

第二,积极推进“抱团出海”。多校“抱团”共建、实现“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可行路径。一是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特点,推动职业教育“抱团出海”,体现区域特色、行业特色、院校特色。二是开展强强合作,以服务国际产业合作为主要任务,依托不同学校优势专业,组团对接国际和区域地方组织职业标准和资格认证框架,对接发达国家及其行业职业标准及大型跨国企业职业标准,“借鉴吸收、创新转化”,建设国际互认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增加国外“本土化”企业的生产案例和工作项目,以关键职业能力培养、“岗课赛证融通”“跨文化职业素养+语言训练+专业课程/实训+特色项目”为重点做好专业建设,完成系列双语、“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建立中外职业教育产教合作联盟,推动标准融通,探索教学标准共研、课程共建和学分互认,促进中外职业资格互融互通。

第三,切实加强学生跨国交流。加强学生跨国交流互动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一是积极构建“企业‘走出去’+人才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根据国外中资企业人才需求,选派职校学生赴国外中资企业或办学点学习,选派教师与国外中资企业实践导师共同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试点,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升岗位技能,开阔国际视野,实现零距离就业。二是开展招收学历和非学历留学生工作。以“中文+国情+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为国外中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三是组织实施多形式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或办学点开展专业领域相关课程学习、主题交流、文化体验、企业参访,组建国际化学生团队参加竞赛或开展科研项目等,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和学习生活,提升学生赴国外中资企业就业的竞争力。

第四,不断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关键环节。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合作规则、国际合作交流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中外籍教师兼有、专兼职结合、能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团队,筑牢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之基。一是积极“选”,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遴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双语水平较高的骨干组建团队,特别是把了解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纳入师资队伍。二是积极“引”,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融合。依托国外办学点,可考虑多维度柔性引进当地教育机构专业教师、当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当地华人组织有关人员等,进一步促进师资及管理团队深入了解办学点所在国国情、企情。三是积极“育”,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创新。积极开展多形式研修,包括国外访学、项目实践、团队研修、学术会议等,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相关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解读、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相关领域国际资格证书考试等培训,进一步提升多元化教学语言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第五,持续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质量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建立国外中资企业主动帮助支持的运维机制。职业院校应根据发展需求适时优化国际合作形式,通过与国外中资企业深度产教融合、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二是完善职业院校“走出去”专业质量评估体系。从校、院、教研室等多个层面对学校“走出去”项目进行监督与评估,清晰、全面、系统掌握项目实施现状与成效,确保职业教育“走出去”质量评估的针对性、客观性及全面性。实现全过程闭环质量监控,防范各类办学风险,确保项目建设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三是建设国别化职业教育发展智库。依托智库机构,开展前期调研,深入研究合作国的法律、经济、产业、风俗等,根据国别国情研究办学对策,为学校调整办学模式、针对性制定“走出去”办学具体方案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2.5   贺星岳 洪春光/文 

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金色十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职业教育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职业教育为相关国家与中资企业培养了大批国际化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高水平发展。

 “职教出海”成果丰硕

回望这十年,职业教育成为共建美好未来的关键力量之一。

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校企协同创新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产业+学校”和“企业+学校”等多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办学模式。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职教出海”助力“走出去”企业稳步发展。调查显示,75%的高职院校境外办学集中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走出去”企业培养了大批本土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向互助、深度融合,成为“职教出海”的关键词。

标准引领、模式创新,强化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目前,我国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400余所高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7万人,多个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已被纳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不断实现再提升,持续为各国学员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

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面向欧洲地区,推动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面向非洲地区,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合作成立“中非职教合作联合会”;面向东南亚地区,实施“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打造了一批如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具有鲜明特征的职业教育国(境)外办学机构。通过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打造全球知名职业教育品牌共享“中国方案”,是保障“职教出海”实践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民生“小切口”促进民心“大融通”

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民生“小切口”促进民心“大融通”。

职业教育合作架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坚固桥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等多样化渠道与方式,增进外国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今年3月,中国和泰国教育部门共同创办的全球首家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在曼谷成立,进一步传播了我国传统工匠精神。

从实践创新走向话语构建

面向未来,职业教育将从实践创新走向话语构建,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辟美好未来。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布局。一是开展国际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的国别研究,加强各国间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对接、制度链接和政策沟通,依据国别与区域特征进行职业教育精准布局。二是建立健全部门联合协调机制,组建工作推进专项小组,协调各国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协作机制和市场监管协作机制,为相关国家职业教育合作运行提供顶层指导。三是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在研究与探索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校企协同海外办学模式。

坚持标准导向,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建立国际区域职业教育资格标准联合研发中心,研制具有国际可比性与适应性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探索建立国际区域职业教育认证制度,推动相关国家学分互认、资格互认和学位互认,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品牌活动,促进跨国、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流通;另一方面,依托产教融合国际交流共同体,开展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统筹推进“中文+职业教育”线上线下资源体系建设,积极对标产业发展的国际前沿,开发具有中国特色、支撑特色教学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装备、专业软件装备,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室等软硬件一体化教学设备,系统性提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的“中国方案”。

深挖文化内涵,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国际品牌影响力。一是加强文化挖掘,充分利用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学院等知名品牌中蕴含的丰富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在组织、协调、规范和引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依托我国主流媒体,讲好中国职教国际交流故事,积极拓宽中国职业教育链接世界各国的文化渠道,提高国民对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度,为国际交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做好鲁班工坊等典型项目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构建并逐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2.5   潘海生 吴扬/文 

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他主张的“以人为本、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对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路径开辟了广阔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11月21至22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与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2023学术年会在武汉市举办,来自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围绕“大职业教育主义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坚持系统观念,强基固本科学推进

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对国家实体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度是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但从目前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仍相对薄弱。”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树超在年会上作专题报告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清楚看到,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困境就是结构失衡。一个国家和社会,不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越多越好。我们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马树超看来,高职教育具有跨界属性,其高质量发展比较复杂,只有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多维度把握其价值意蕴,才能科学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树超认为,高职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科研与服务能力,要发挥高职院校布局优势,创新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完善产学研创服务平台,为实体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等提供科技研发服务,发挥更大作用。要协同推进高职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上超前布局,持续激发优质院校存量与增量活力并重发展的系统观念,持续探索优质资源导向与需求导向并重的思路,稳步推进高职本科院校建设,增强高职教育整体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具备规模优势,但是存在质量瓶颈。”对于马树超的观点,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德仁深表赞同,“我们亟须从技术赋能增值、标准提质培优、赛证引领发展、科研促进创新、文化内涵发展五个方面强基固本,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长期研究并践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顾德仁表示,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这种“大职教”思想契合了当代高职教育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回溯过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理性成分,无疑具有资鉴功用。

顾德仁表示,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黄炎培当年沟通整个产业界的开拓精神,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形成中高职贯通、普职贯通的培养体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因地制宜创新各类激励办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双向交流、共建教师培养基地。实施好“双高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精益求精习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提高职教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高质量的职教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杨丽娟认为,职教教师的培养要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设施设备、辅助性的教学资源,以及评价内容与策略的选择等,这些都要本着能够实操的原则予以具体安排。

创新校企合作,构建产教命运共同体

 “产教融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产业相对接为根本,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渠道,也是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长周慎在专题研讨中表示,产教融合将产业融入教育、学校和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可以将产业一线最新的技术、研发、创新、理念等注入到职业教育的课堂当中,同时还能让学子深入一线,把知识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用实践来检验自身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不过,周慎也坦承,产教融合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是阻碍丛生,存在来自多方面的发展桎梏。“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部分教职工还因循守旧,事无先例不愿为的现象时有发生;从企业角度来说,部分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相关国家政策了解,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从政策端来说,国家层面缺少关于校企合作的操作细则,致使公共政策的落地较难、实际收效甚微。”

产教融合应该怎么做?在周慎看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要以产业需求为逻辑起点,对接产业需求来开设课程、考核评价,从而实现以产促教,以教促产。同时,要以“政行企校”为多元主体,以岗位学习为主要途径,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解决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问题。”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认为,与普通教育的产教融合不同,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面向的是技术转化和实践环节的研发和人才培养,其目的在于解决从科学研究向生产生活应用过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才能为职业教育办学提供知识来源,夯实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存在合法性。他表示,人才供需、技能练习和资源统筹是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交叉点,产教融合工作都应围绕这些交叉点展开。

 “未来的产教融合应以构建产教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尤其是要在制度层面破解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称等产教融合的顽瘴痼疾。”庄西真表示,“产教融合归根结底要学校和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很重要。这不仅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松绑’‘让利’政策,也需要职业学校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象,考虑每个合作方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划定制度创新的空间和边界,创造性地开展创新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各方面的合作。”

 “产教融合能够帮助职校学生找到就业的突破口,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中华职教社主任王小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产教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产教融合可实现各阶段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全程育人的连贯性,让职业院校学生就学就业过程中有规划、有指导、有过程、有结果。”

因此,王小晴建议,职业院校要做好产教融合中的自身定位,把和普通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区分开来。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定位,应是聚焦技能人才的培养,聚焦生产力要素中“人”的要素,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要加强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挑战下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实现积极应对。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对职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有了更高要求,机器人更加普遍运用带来岗位替代,导致对产业工人需求的减少等。因而,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同时,职业院校可直接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实习实训上,学校应要求学生在企业等真实场景中实习超过一定时长以及修满相应学分。此外,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承担产业研究与科研项目,通过共同研究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3.12.13   记者 孙金诚 

 

培育“良匠之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和新境界,是在教育强国目标引领下对教师队伍建设包括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广大职业院校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培育“良匠之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良匠之师”要心系“国之大者”,坚定报国之心和弘道追求。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教育报国是教育家把握和认识教育与个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国家关系的逻辑起点。一部新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新中国教育家的精神史。从黄炎培到于漪、卫兴华、高铭暄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这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脉相承。

教育家要坚守初心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要教育贡献。当前,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批“良匠之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

 “良匠之师”要勤勉躬耕于杏坛,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评价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尺也在学生,如何对待学生从本质上反映了教育者的精神境界。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追求教育真谛、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崇高境界。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魏书生希望,“每一位教师能更精准地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更精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德智体美劳的优点、长处,与自己的学生共同享受培育这些优点、长处的幼苗,发新芽、长新叶,抽新枝、拔新节,绽新花、结新果”。这就是人师之爱的体现。

仁爱之心是所有教育家必备的品质,但教师仅有仁爱之心仍不能被称为教育家。置身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需求,教师的仁爱之心还需要有智慧。这种智慧,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同时也要遵循育人规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信心不足,“良匠之师”需要对他们怀抱深厚的仁爱之心,帮他们消除心中的迷茫,让他们积极投身学业、掌握过硬本领。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更需要广大教师从技能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规律,从职教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出发,探索更加适合的教育方式。

良匠之师要肩负“强国有我”担当,服务国家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推进过程中,迎来新的战略机遇,而抢抓战略机遇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培育一支“良匠之师”。职业院校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格局,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职业教育基础。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既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决定的。职业院校的教师既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企业背景和经验,遵循现代技能知识形成的底层逻辑,打造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场模式”。没有师傅,何来工匠?学校要树立“大教师观”,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培养,动态聘用,为我所用,引育结合。同时,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涵养技能人才成长生态,确保实现职业院校和行业产业的精准对接、双向奔赴,共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匹配度,让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才智在职业院校充分涌流。当前,职业院校和教师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凝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共识,营造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浓厚氛围,让广大技能人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良匠之师”要笃行强国之志,潜心职业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家成长不可或缺的土壤。中国职业教育奠基人、教育家黄炎培主张,职业教育应“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他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的生存需求凝练而成。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师唯有扎根一线岗位,甘做产业振兴一线的“孺子牛”,勤练内功,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储备,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才能拥有一潭“活水”,帮助学生获得职业乐趣,成就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办学者的使命也是如此,要把学生的生存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把握当下和未来社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现实需求,主动面向社会、嵌入产业,把社会资源转化、整合为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精准对接、有效匹配;要始终坚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拓展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核心的实践育人路径,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着力打造出“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实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关系就业保障,关乎产业升级,承载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使命。我们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变革创新,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努力建设以学生优秀传统为中心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教学相长的发展共同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大先生”,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新时代教育家“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1.23   童静菊/文 

 

做实做细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在面临毕业生总量攀升、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重因素挤压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预期有明显降低、体制内就业偏好增强、灵活就业趋势加剧、慢就业比例有所上升等特点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四个层面共同发力,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推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质升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让政策有力度更要有温度

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让政策有力度更要有温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优化当地创业环境,探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给予资金支持。可以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应征入伍等招聘招募规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基层就业支持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方式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落实退役普通高职(专科)士兵免试参加普通专升本招生等优惠政策,畅通入伍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精准征集,提高毕业生入伍数量。在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方面,统筹安排好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时间,专升本招录工作最好能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从而有时间做好专升本未成功学生的就业工作。政府部门应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搭建集信息发布、在线咨询、网上签约、问卷反馈、征求意见于一体的网络就业平台。

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促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企业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培养单位及时沟通,并建立实习基地,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企业,不断加深对企业实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企业应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走进学校、进入课堂,分享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真真切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教学相长。

用人单位要与政府和学校加强互联互通,利用互联网的高速与便捷优势,及时与毕业生分享就业信息,让毕业生了解就业动态,还可以举办线下招聘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整个招聘过程中,企业应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岗匹配的用人原则,同时要自觉接受政府、社会以及高职院校监督,保证选人的整个流程合乎制度要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就业育人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讲好思政理论课、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教育融于专业学习,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先进典型事迹宣传、田野乡间调查、实习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实际、自我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挖掘就业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彰显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就业价值观。二是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对接重点行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就业指导,将行业需求作为就业价值引领的重要素材,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的认知,培养学生服务于行业的热情。三是整合学生家庭的力量,以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凝聚家长共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实现家、校、生的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减少盲目的“慢就业”现象。四是聚焦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加强个体针对性指导,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设立特色职业发展工作室,培育建设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通过专业化的生涯测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自我认知、职业探索、决策与行动等问题。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挖企业人才需求。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定期由校领导带队,招生就业处、各系组成小组,回访优质就业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谋求与优质用人单位的深层次合作。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方人社机构的交流沟通,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在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拓展就业新空间,开拓就业资源市场,保证充足的岗位供给。

积极开展网络招聘服务,通过线上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开展招聘,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提高招聘成功率。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和求职毕业生注册使用“24365”智慧就业平台和学院云就业平台,加强线上服务联动;利用学院云就业平台开展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发布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信息和毕业生就业求职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共同开展网上就业精准匹配对接服务。

就业导向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搭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定工作有机联动,将就业结果作为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编制的重要衡量指标。强化就业工作作为国家和社会需求“传声筒”效应,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社会评价有效反馈至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实践中锤炼各项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充分认知自我、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及时调整就业理念观念。毕业生应打破对一线城市、高薪企业、稳定工作的“执念”,正确结合社会需求、自身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来选择出路,坚定奋斗才是人生最亮丽的底色,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分阶段、多元化就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妥善调整就业心理、就业方法、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将目光转向国家重点关注、地方大力扶持、区域发展潜力大的基层行业,在实践中锤炼各项专业技能,为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通过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类课程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端正就业心态,设定理性就业目标,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实时反馈和调整,缩短就业准备期及观望期。

学生家庭要与学校加强互动,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就业市场、就业政策、与学生匹配的职业和岗位,以及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的优劣势、综合能力提升方式及途径等,协助学生克服求学及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与逆境,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从而实现毕业生早就业、高质量就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19   郭明维/文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带动形成一支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是国家赋予它们的使命和任务。

聚焦文化熏陶,厚植工匠精神培育沃土。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发挥价值涵养和品格熏陶作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用行为阐释工匠精神,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内涵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撑。用物质固化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通过文化长廊、劳模雕塑、大国工匠事迹展等,让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文体活动中嵌入工匠精神元素,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情怀。用平台传承工匠精神,注重网络宣传,将工匠精神传承与模范人物事迹展播相结合,用生动、鲜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工匠精神。积极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让大国工匠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劳模工匠勇于追梦、奋斗成长、敬业奉献的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工匠精神的感染力。

聚焦系统建构,完善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一定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加强行业调研,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强化学校服务意识,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产教研学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协同、产业引领、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精准度。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创业实践等要素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工匠精神培养具有政策引导及制度保障。强化双创教育系统设计,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个性化培养、办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制度等进行系统建构,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于双创教育全过程。

聚焦要素融通,拓展工匠精神培育载体。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价值观的核心体现,应强化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思政课程承载工匠精神要素。强化思政课程建设,构筑工匠精神培养载体。工匠精神蕴含的精神品质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深入研究工匠精神的发展脉络,运用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实践探究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伟力,让工匠精神融入学生价值追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筑工匠精神培养隐性载体。课程思政教学要坚持把“国之大者”作为政治引领,紧扣报国情怀、时代需要和价值实现等维度,推动工匠精神培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深化。尤其是要立足学生思想状况和专业特点,展示工匠精神价值蕴含,实现工匠精神的技术要素和思政要素在课程目标设定、模块选择设计和课程内容讲授中交汇融通,构建具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

聚焦队伍建设,锻造工匠精神培育之师。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融通,贯穿在教师培养管理、教学实践与业绩考核中。通过“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选聘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兼职教师,不断提升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发挥工匠精神培养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构建校企合作师资联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赴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感悟工匠精神时代价值,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健全“双师型”师资培养制度机制,形成政策导向,不断完善教学、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校内和校外导师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打造具备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让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变得可视可学可用。

来源:《工人日报》   2023.12.18   贾魁/文

 

他山之石 经验借鉴

创新产教融合 联通教育端与产业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以产学研驱动的产教融合成为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加速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启动产教融合,其机械工程学院更是形成了以产教融合联盟、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为主要载体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打通了教育端与产业端的链路。

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培育模式

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直接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把专业链和产业链紧密对接。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核心专业2个、机械行业特色专业3个,成立了产教融合联盟,建立了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12个“双师”基地及8所“厂中校”,真正“将车间变为教室,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

学院教师杨博文介绍道:“从学生踏进校园开始,企业就介入,进入实习顶岗阶段后,校企合作就会体现在更多方面,学校和企业会有专任教师、企业导师以双岗互聘的机制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无缝过渡。”

 搭建产教融合多赢合作平台

产业端有需求、有设施、有市场,教育端有人才、有资源、有平台,双方相互配合,才能培养出市场乐于接纳的人才。

2021年,机械工程学院与博瑞电力、常州华数锦明、北汽等单位共同研发的课题“‘对接式、组团式、研学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功申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今年10月,2023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说明会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7所院校和19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联盟成立。作为资源库建设主体,机械工程学院以联盟为组织依托,深化资源库“能学、辅教、促改”的功能定位,通过充分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培育符合市场需求、促进行业进步的技能人才的过程中,确保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的深度融合,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书写出产教融合在高职院校发展进程中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7   张维 杨博文 刘江/文 

 

“政行校企”合作 :创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在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下,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聚焦彩虹无人机产品总装岗位的能力要求,创新构建和全面实践“校企协同、工学交替、育训结合、能力递进”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并成立彩虹无人机现场工程师学院发展理事会,明确项目相关事项的决策程序和各方职责,为校企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理事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成员由“政行校企”相关人员共同担任。

充分发挥“政行校企”多方优势,推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认岗、跟岗、轮岗、顶岗”的过程中有效提升现场工程师学徒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推进构建“平台共建、标准先行、阶段递进、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政行校企”同频共振,共同培育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人才。

共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校企一体化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基于“平台共建、标准先行、阶段递进、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知识、技能、意识、综合”四层次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明确“认岗、跟岗、轮岗、顶岗”四阶段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认岗阶段,培育热爱无人机制造工作的情怀;跟岗阶段,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轮岗阶段,掌握胜任岗位所需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顶岗阶段,具备无人机总装生产线运行、管理及协调能力,能胜任无人机产品总装岗位工作。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小班和分组教学。采用小班和分组教学,整体上构建“认岗熏陶、交互训教、交替顶岗”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验证、仿真、实践相结合,单项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通识任选课和专业平台课等课程主要采用“集中”教学形式;第二学年主要采用“集中+分散”模式进行专业彩虹无人机总装现场工程师岗位课程和单列实训课程的学习,并分组分批到现场进行岗位实践和轮训;第三学年按照“师带徒、轮岗实践、顶岗实习”的形式,将学生分散到真实岗位上,通过学徒承担具体工作,现场教学进行学习,实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

校企交替开展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明确校企导师负责的教学任务分工、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在校企共同承担及企业独立承担的课程交替实施中,依托企业岗位的真实生产任务及模拟岗位工作的教学情境,体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教师全员参加企业集中培训和岗位实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相关实践知识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1    朱文敏 周利敏/文 

 

畅通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实践链路

2016年以来,直播电商蓬勃发展,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多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直播电商人才成为行业风口下最紧缺的资源痛点。

面向市场和产业办学的职业院校是高素质直播电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19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首家电商直播学院,并于2020年牵头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并获批了直播电商新专业。在引领直播电商教育发展过程中,基于直播电商产业特征和人才培养规律,学校着力畅通理与实、产与教、学与用三条链路,深度重构实践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懂技术、精运营、会策划、能直播、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新路径。

重塑教学体系,畅通从理论到实践的人才培养链路

作为一种因应新兴产业形态而兴起的专业,直播电商专业具有典型的应用性、市场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注重人才培养的产业实用性和技能适用性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但从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角度来看,院校培养的直播电商人才不仅要懂得简单的镜头营销技巧,更要能从产业发展全链条和个体成长全周期等维度,实现直播策划、销售、运营、推广等岗位环节综合素养的获得。因此,融通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是直播电商教育的基本要求。

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是实现专业化、系统性和进阶式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基于直播电商专业基础教育构建形成了“一基一核两翼多元”的课程体系,一基即商科通用能力模块,一核即新媒体运营能力模块,两翼即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素养模块,多元即面向垂直领域,以丰富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课程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模块。学校把专业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创立“观摩—模仿—点评—学习—练习—实战”的实训教学六步教学法。坚持“教、学、创”合一,以理论教育为基础、企业全过程参与为保障,创新搭建以“理论学习+直播实训+商业实战”为核心的“分层递进、分段实施”现代学徒制新模式。其中,理论学习以学校导师授课为主导,校企双导师联合实施;直播运营实训采取项目制,由企业导师担任运营总监,学生担任主播、运营和中控,教师担任运营助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企业实战标准的学生,则受邀参加黄金时段的企业直播实战。

整合资源体系,畅通从教学到产业的专业实训链路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社会生产实践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面向岗位开展技能实训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学校成立直播电商专业以来,坚持“专业围绕产业转、课程围绕岗位转”,深入推进教学实训资源整合,在企业、个体和学校等主体的价值耦合中,探索共建、共育、共创、共享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企业直接入驻学校直播间,通过把“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实现“入学即入岗、实训即实战、毕业即就创业”的目标。

学校围绕资源整合推动校企双向赋能。一方面,集聚优质资源,在专业实训中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另一方面,依托专业优势,为合作企业开展城市直播、企业直播与社会培训等业务提供人力、教育和场地资源。校企双方相互找准对方诉求,真正实现产与教的同频共振。

优化服务体系,畅通从学习到应用的价值实现链路

直播电商专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将“专业实践、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合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畅通从学习到应用的价值链路,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共同成立乡村振兴人才联合培训学院,推进乡村直播电商人才培养。

作为职业院校,优化社会服务体系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学校在助农实践中,构建了专业实践、课程思政、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和职业操守等课程思政要素嵌入教学实践全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公益直播、专业竞赛等载体激发学生专业潜能,培养家国情怀。在时间上,从个体生命视角出发,通过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涵养,不断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空间上,推动专业学习实践与具体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显隐结合、多点发力,实现全方位思政教育目标,培养爱国、敬业、诚信、担当的电商直播从业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5   王盛/文 

培养高职会计人才 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更要把学生职业生涯的生存发展能力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一系列有益探索,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个人择业谋生,更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更重视综合职业素养培育。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精神,会计专业团队结合“数字中国”背景下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标新技术、新经济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从知识结构、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等方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以培养“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数字化会计人才为目标,跳出按会计要素介绍会计核算的传统知识框架,完成从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的转换,同时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重塑课程的知识结构。

遵循成果导向,依照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岗位设计课程教学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岗位典型任务为驱动的情境教学,注重学生显性和隐性双重能力的培养,综合训练学生业财融合能力、高科技应用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实现从培养“懂会计”的核算型会计人才到培养“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升级。

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政府部门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格局正逐步健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行业优势,打造了体系完备的“产学研训创”协同育人平台。会计专业团队抢抓学校改革发展机遇,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借力“产学研训创”协同平台,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抓手,采用“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统筹校内课堂、虚拟课堂、企业课堂资源,努力构建学生立体化的职业能力体系。

校内课堂——情境式沉浸体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岗位环境中自主工作、独立思考、共同研讨、团队协作。课程设计将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如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难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在职业化情境中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单纯掌握核算场景向全面了解业务场景发展,便于学生实习、毕业后与实际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虚拟课堂——在线资源共建共享。会计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在线课程,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内容,下达课程任务,开设在线答疑。智慧的学习环境,共享的海量优质资源,每名学生可构建自己独有的“虚拟学习空间”。虚拟课堂不受地域、资源的限制,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等各种需要。

企业课堂——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根据专业需求和行业现状,共同制定校内课堂和企业课堂培训计划,共建、共享、共融、共赢。采用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转换教学场景,构建职业化氛围;共建“会计工厂”,实现企校双制、工学交替、校企“双师”授课。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思政引领技术赋能,培养高素质数智化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觉悟。会计专业团队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精心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当前,数智化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核心能力。会计专业团队按照数字化工具赋能会计人、数智化赋能财务管理的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新设“财务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财务数字化应用”等课程,提升学生数字化工具运用和数据分析能力;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智能财税办税大厅和财务大数据采集中心,业财融合、理实一体,培养学生经济事项判断能力、财务数据计算分析能力以及会计制度与方法的应用能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团队秉承“海涵地负,德诚致远”的校训精神,深耕教书育人一线,不忘初心,敢破敢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双高”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21   吴悦/文 



《高职教育研究参考》(教学月刊)2023年第9刊 总第140期

(2023年12月23日出版)


报刊文摘 二次文献 内部交流 仅供参考

主编:魏兆春  编辑:杭义梅